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澳洲新南威爾士州臥龍崗美術館館長John Monteleone(右)與南天大學美術館有紀法師(左),參與「南天雕塑獎」的評選。 人間社記者Shirley攝
圖說:藝術家Beth Crawford創作「無水之魚」參展,寓意離開了水,魚將無法生存。 人間社記者Shirley攝
圖說:藝術家Deborah Redwood與「水塔」藝術品合影。 人間社記者Sita攝
圖說:藝術家Tessa McMaugh為玉兔雕塑貼心準備拍攝專區,方便遊客與雕塑合影留念。 人間社記者Shirley攝
圖說:藝術家Gary Christian和作品「自然之門」合影。 人間社記者Shirley攝
圖說:藝術家Helena Lillywhite與作品Dhanur合影。 人間社記者趙聞暄攝
圖說:藝術家Susan McAlister與作品「團結就是力量」合影。 人間社記者趙聞暄攝
圖說:藝術家Ralph Diaz與作品「養育」合影。 人間社記者Shirley攝
圖說:藝術家Christopher Diaz將錦鯉魚作品安放在他去年的作品「蓮花」旁,與南天寺的蓮花池相互呼應。 人間社記者紀思簿攝
圖說:首次參加「禪.藝.塑」雕塑展的雪梨藝術家Scott Ingram以兩件作品參展。 人間社記者趙聞暄攝社區藝術家歸隊 圓滿第三屆南天「禪.藝.塑」雕塑展
2022-12-12
佛光山南天寺與佛光山澳洲南天大學合辦、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、南天大學美術館承辦的第三屆南天「禪.藝.塑」雕塑展暨「南天雕塑獎」,12月3日正式開展。當地社區藝術家,部份曾是第2次、第3次參展;南天寺雪梨地區各道場亦共襄盛事,提供創意雕塑藝術品參展。展覽共收集近15件藝術作品,讓來山遊客,透過欣賞雕塑藝術品,將歡喜、吉祥、或藝術品寓意的生活反思帶回家。
收集的藝術品,大部份均用環保可回收的材料製作,環繞尊重大自然改善氣候變化、加強人際關係、迎接明年兔年來臨等主題;部份雕塑作品更融入南天寺的建築物,顯現寺院的自然景觀。
主辦單位特別邀請臥龍崗美術館館長John Monteleone與南天大學美術館有紀法師,以原創精神、精細程度、材料使用、公共展示等多個角度參與「南天雕塑獎」的評選工作,經審慎評核,冠軍為Christopher Diaz製作的錦鯉;亞軍作品為南雪梨佛光緣製作的新版「十牛圖頌」。
藝術家Christopher Diaz鐘情於南天寺的蓮花池,為參加本屆雕塑展,特別早早就製作好了一尾錦鯉魚,安座在他去年的作品「蓮花」旁,與南天寺的蓮花池相互呼應。Christopher Diaz說,錦鯉在亞洲文化中有吉祥圓滿,寓意年年有餘。
南雪梨佛光緣別具創意,提供新版「十牛圖頌」雕塑,勉勵大家修心證道如牧牛,在佛道上需要時刻勇猛精進。雪梨南天講堂以藝術品「財神爺」放置在大悲殿梯級前廣場,寓意大家將佛教「七聖財」的歡喜與祥和帶回家。
第3次參展的社區藝術家Tessa McMaugh,去年以「虎虎生威」雕塑作品,讓遊客留下深刻印象;今年則利用回收彩色玻璃的碎片,創意製作玉兔雕塑,呈現「馬賽克」效果,並用回收木材,製作大型盒子及防風雨的大傘,貼心準備拍攝專區,歷時數個月的艱巨創作過程,希望在文藝季及新年增添歡樂氛圍。
環保護生和氣候變化是全球目前探討的熱門題目,第2次參展的社區藝術家Gary Christian以「自然之門」作品展出,其靈感源自日式寺院「鳥居門」的門外之門,作品顯示這扇與自然溝通之門正逐漸變得越來越小,直至關閉,表示人類日益對大自然的不尊重而導致氣候變遷,需要積極反思,需要改變,尊重大自然、愛護動物,否則會失去賴以生存的地球。
首次參展的雪梨藝術家Scott Ingram,以回收再用的木材和鋼材創製作品「孤獨之鳥」,鳥的眼睛流淚,寓意看到人類破壞大自然環保而傷心流淚,提醒大家需要反思。北雪梨佛光緣善用回收的牛奶箱製作活潑可愛的4面玉兔,笑臉迎人來迎接農曆新年。
曾多次參加南天大學美術館藝術展覽的本地社區藝術家Susan McAlister,以在家中使用逾60年的可延展性柔軟金屬板,再以黏土包裹製作「團結就是力量」藝術品,呈現兩人並肩站立,看向同一個方向,寓意社會結構中有緊密連接的關係形式。
第一次參加「禪.藝.塑」雕塑展的Helena Lillywhite表示,孩子多次在學校組織的郊遊中來到過南天寺,樂見自己的作品Dhanur被放置在如此美麗的環境中展出。藝術家Ralph Diaz說,「養育」作品寓意人們都在從大自然中獲取營養而欣欣向榮。
第3次參展的藝術家Deborah Redwood以「水塔」藝術品展出,以「水」是生命的象徵,提醒大家珍惜資源;其作品與藝術家Beth Crawford的「無水之魚」相呼應,寓意離開了水,魚將無法生存,2件與「水」相關的藝術品,安置在南天寺睡蓮池旁,與水中生命及岸邊花草相映成趣。
收集的藝術品,大部份均用環保可回收的材料製作,環繞尊重大自然改善氣候變化、加強人際關係、迎接明年兔年來臨等主題;部份雕塑作品更融入南天寺的建築物,顯現寺院的自然景觀。
主辦單位特別邀請臥龍崗美術館館長John Monteleone與南天大學美術館有紀法師,以原創精神、精細程度、材料使用、公共展示等多個角度參與「南天雕塑獎」的評選工作,經審慎評核,冠軍為Christopher Diaz製作的錦鯉;亞軍作品為南雪梨佛光緣製作的新版「十牛圖頌」。
藝術家Christopher Diaz鐘情於南天寺的蓮花池,為參加本屆雕塑展,特別早早就製作好了一尾錦鯉魚,安座在他去年的作品「蓮花」旁,與南天寺的蓮花池相互呼應。Christopher Diaz說,錦鯉在亞洲文化中有吉祥圓滿,寓意年年有餘。
南雪梨佛光緣別具創意,提供新版「十牛圖頌」雕塑,勉勵大家修心證道如牧牛,在佛道上需要時刻勇猛精進。雪梨南天講堂以藝術品「財神爺」放置在大悲殿梯級前廣場,寓意大家將佛教「七聖財」的歡喜與祥和帶回家。
第3次參展的社區藝術家Tessa McMaugh,去年以「虎虎生威」雕塑作品,讓遊客留下深刻印象;今年則利用回收彩色玻璃的碎片,創意製作玉兔雕塑,呈現「馬賽克」效果,並用回收木材,製作大型盒子及防風雨的大傘,貼心準備拍攝專區,歷時數個月的艱巨創作過程,希望在文藝季及新年增添歡樂氛圍。
環保護生和氣候變化是全球目前探討的熱門題目,第2次參展的社區藝術家Gary Christian以「自然之門」作品展出,其靈感源自日式寺院「鳥居門」的門外之門,作品顯示這扇與自然溝通之門正逐漸變得越來越小,直至關閉,表示人類日益對大自然的不尊重而導致氣候變遷,需要積極反思,需要改變,尊重大自然、愛護動物,否則會失去賴以生存的地球。
首次參展的雪梨藝術家Scott Ingram,以回收再用的木材和鋼材創製作品「孤獨之鳥」,鳥的眼睛流淚,寓意看到人類破壞大自然環保而傷心流淚,提醒大家需要反思。北雪梨佛光緣善用回收的牛奶箱製作活潑可愛的4面玉兔,笑臉迎人來迎接農曆新年。
曾多次參加南天大學美術館藝術展覽的本地社區藝術家Susan McAlister,以在家中使用逾60年的可延展性柔軟金屬板,再以黏土包裹製作「團結就是力量」藝術品,呈現兩人並肩站立,看向同一個方向,寓意社會結構中有緊密連接的關係形式。
第一次參加「禪.藝.塑」雕塑展的Helena Lillywhite表示,孩子多次在學校組織的郊遊中來到過南天寺,樂見自己的作品Dhanur被放置在如此美麗的環境中展出。藝術家Ralph Diaz說,「養育」作品寓意人們都在從大自然中獲取營養而欣欣向榮。
第3次參展的藝術家Deborah Redwood以「水塔」藝術品展出,以「水」是生命的象徵,提醒大家珍惜資源;其作品與藝術家Beth Crawford的「無水之魚」相呼應,寓意離開了水,魚將無法生存,2件與「水」相關的藝術品,安置在南天寺睡蓮池旁,與水中生命及岸邊花草相映成趣。
最新消息
「偷得浮生半日閒」淨心之旅 覓得安然自在
2025-11-12雲林監獄、雲林二監義工研習 增強更生人抗壓與輔導收容人技巧
2025-11-12惠中寺佛學講座 領眾品讀《維摩經》
2025-11-12國光國小生命教育講座 從國際觀看生涯規劃
2025-11-12彰化社大漫步參拜道 八卦山裡的空間故事
2025-11-12佛光文教中心燈籠彩繪比賽 繪光成願燈映心香
2025-11-12昆士蘭協會佛學會考 歡喜增長智慧
2025-11-12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傳記】 百年佛緣──生活篇.苦樂童玩記4-2
2025-11-12《台灣超人》多倫多放映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超人
2025-11-11屏東講堂佛學講座 祈願是一種修行
2025-11-11
相
關
消
息







